夕陽西下,金色的余暉灑滿江面,波光瀲滟,把望江樓映襯得格外絢麗。望江樓前的條桌邊坐滿了休閑的游客,他們或品嘗咖啡,或快樂交談。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(qū)青龍港1806生態(tài)公園如今已是無數(shù)游客慕名前往的網(wǎng)紅打卡地。
“喜歡聽爺爺講青龍港的故事,講張謇‘父教育母實業(yè)’的故事?!痹谕獾刈x書的大學生范書宇說。他經(jīng)常在同學面前自豪地介紹,清末狀元、被譽為愛國企業(yè)家典范、民族企業(yè)家楷模的張謇,就出生在自己的家鄉(xiāng)海門。
“這里有張謇的故居,有張謇創(chuàng)辦的酒廠、紡織廠、學校,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文化遺產(chǎn),我們有責任把它們保護好傳承好。”海門區(qū)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2021年,海門有機整合張謇遺跡資源,啟動了張謇歷史人文記憶軸建設。
青龍港1806生態(tài)公園正是記憶軸的起點和源頭。起源于1806年的青龍港曾是長江南北客貨通商的關鍵港口。而今,當年遺留下來的候船廳、大行李房等10多處老建筑完成了翻新或修舊如舊,“乘三北海高速輪2.5小時到上海,票價5元”的信息依舊清晰地標注在售票廳的門檐上頭,出港碼頭保留著最初的造型?!奥每蛷倪@個碼頭出發(fā),繞過大半個崇明,經(jīng)黃浦江到達對岸的上海十六鋪碼頭,再將乘客帶回海門,全程約103公里?!睂в谓榻B。
從青龍港出發(fā),駕車約5分鐘,就到了南通大生第三紡織公司舊址,這是張謇當年創(chuàng)辦的實業(yè)之一,也是現(xiàn)今海門行政區(qū)域版圖“三廠鎮(zhèn)”的中心位置。張謇的出生地——常樂距離三廠不過10分鐘車程。張謇紀念館、張謇青少年研學中心、頤生文博園……張謇故居周邊分布的館所,每一處都是張謇不平凡人生的見證。
從常樂出來一路北上,穿過3條省道,便到了黃海之濱?!斑@里是張謇歷史人文記憶軸的終點。張謇曾在此筑堤擋潮、圍海造田、墾牧植棉,遺存的大堤被后人稱為‘張公堤’?!焙iT張謇研究會原副會長周至碩介紹,張謇歷史人文印記是海門這座城市的精髓和靈魂,更是張謇故里最具韻味的金名片。
(本報記者 蘇 雁 本報通訊員 俞新美)